钢结构承载力验算该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二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可以取为1.0,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场地类别为II类。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基本风压为0.40KN/m2,地面粗糙度取为B类,基本雪压0.65KN/m2。有关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如下:不上人屋面活载为0.5KN/m2;上人屋面活载为2.0KN/m2;楼板活荷载为3.5KN/m2;楼梯活载为3.5KN/m2;走道活载为2.0KN/m2;其余的具体荷载根据有关规范和具体情况取值。结构验算分析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KPM程序,由于本文篇幅限制,计算过程及详细结果略。 计算所得底层中柱(位于轴)轴压比相对较高,富余量不多。结构标高28.770m处第①~③轴线之间的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实际配筋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但楼板承载能力没有富余。检查原结构竣工图纸表明原框架柱的实际所配钢筋均能满足设计要求。钢结构的动力特性是建筑物自身固有的特性,一般是指建筑物的固有频率(周期)、振型和阻尼比等。建筑物一旦出现损伤或其它质量问题,这些参数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结构动力参数的改变可以视为结构质量发生变化的标志。
根据《民用建筑性检测标准》及《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幼儿园进屋安全检测、抗震性能检测。
结合详细的房屋结构现状勘查,并与协商制定本次幼儿园房屋安全检测、抗震性能检测方案如下:
1、根据现场勘查测绘场地总平面测绘、场地内所有房屋的建筑、结构图纸测绘。
2、现场检测建筑构件是否是否有裂缝、渗水等情况。根据地基基础设计文件与地基基础的施工记录或地基(或桩基)检测报告等资料及有关分析结果确定是否补充勘探、是否开挖基础,以便对房屋地基基础做出相应的定。
3、进行检测估所需的必要的测量、测试,包括高差倾斜测量、房屋裂损检查、材料强度测试等;
钢结构检测检测流程与现场检测标准 01 检测检测流程 02 现场检测基本工作内容 1)收集相关资料,如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图和计算书、设计变更、沉降观测记录、施工记录、材料质保书、材料检验文件、竣工图及竣工验收文件等; 2)了解建筑物建造、使用、损坏及修缮历史,如建筑物的施工、改造、维修、用途变更、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改变以及是否受过灾害等; 3)现场基本情况调查及资料核对。当有施工图时,应进行现场校核;若无施工图,应根据结构实际状态绘制测绘图; 4)地基基础的调查、钢结构使用环境的调查、材料性能检测、节点连接状况检测、结构损伤检测、结构变形检测。必要时还可进行结构动力检测以及结构或构件现场荷载试验等。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方法 2.1检测构件尺寸及平整度 应严格根据设计图纸中所明确的具体尺寸标准对钢构件的尺寸偏差进行准确计算;计算所得的偏差允许值必须与其产品标准规定的范围相符。由于梁和桁架构件会出现平面内的垂直变形和平面外的侧向变形,所以应将检测重点放在垂直变形与侧向变形的平直度上。柱共存在柱身倾斜变形与挠曲变形两种。 检查过程中,先通过目测找出缺陷之处或者疑点地方时,对梁、桁架可在构件支点间拉紧一根铁丝或细线,接下来对各点间的垂直度与存在的偏差加以准确测量;通过经纬仪或全站仪测量柱的垂直度。对于柱挠曲,应在构件支点间拉紧一根铁丝或者实施细线测量。
现实当中,因不当使用而对楼宇造成损坏的情况有很多,但因为普通居民楼分属于不同的,因此很难统一协调进行保护,这就为房屋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市民如对房屋质量检测存在疑虑并申请检测时,可以通过小区会,以单幢建筑所有产权人的名义向检测中心提出房屋安全检测申请;如果没有会,市民也可联合该房屋所在建筑物的所有人提出房屋检测申请。 总而言之,未经房屋检测的房屋,居民平时要定期观察房屋内墙壁、地板、天花板等位置是否存在沉降、倾斜和裂缝等现象。重点要注意观察裂缝出现的部分这些都是房屋质量检测的项目。其中,由材料干湿变化引起的地面、墙面网状裂缝,或由热胀冷缩变形原因造成的裂缝不属于危险裂缝。居民碰到类似情况须引起重视,并尽快进屋安全检测。
现准备在屋面加设光伏太阳能设备,根据的要求,综合现场检测的实际结构情况对该结构进行整体分析计算。
经检测,现场屋面做法为:(1)深蓝色彩钢夹芯板;(2)保温棉;(3)斜卷边Z形檩条。
验算荷载取值:恒载:0.3 kN/m2。
变更前活载:0.5 kN/m2(验算檩条);0.3 kN/m2(验算刚架)
变更后活载:0.83 kN/m2(验算檩条);0.63 kN/m2(验算刚架)
吊车荷载:5t(③~⑦轴每跨一台,)
基本风压:0.55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
基本雪压:0.20kN/m2
不考虑地震作用
材料强度:主体钢结构按Q235;檩条、支撑按Q235。
2、门式刚架承载力验算
本次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计算程序PKPM(V3.1版)系列软件STS模块对典型刚架(1-7/E轴)按实测结构布置及构件截面尺寸进行建模,并对该厂房进行结构承载力验算。计算模型见附图4。
(1)原结构荷载验算
验算结果表明,厂房原结构荷载作用下,钢柱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抗弯承载力比值、平面内稳定应力比均小于1,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GZ2、GZ6平面外稳定应力比大于1,不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钢梁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抗弯承载力比值、平面内稳定应力比、平面外稳定应力比均小于1,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GZ2平面外稳定长细比不满足规范要求,其余各构件长细比均满足规范要求。验算结果参见附图5。
(2)屋面增加光伏板荷载验算
厂房在屋面增加光伏板荷载作用下,钢柱GZ3、GZ4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抗弯承载力比值、平面内稳定应力比、平面外稳定应力比小于1,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GZ1、GZ2、GZ7平面内稳定应力比大于1;GZ2、GZ7平面内长细比不满足计算要求;GZ2、GZ5、GZ6平面外稳定应力比大于1,不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GZ2平面外长细比不满足计算要求。钢梁平面内稳定应力比、平面外稳定应力比、作用弯矩与考虑屈曲后强度抗弯承载力比均大于1,不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
m.liquanhong.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