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安全鉴定CMA报告
目前,在我国多层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已作为重要的抗震措施,并被广泛地应用。国内外多次地震已证实,凡设置了圈梁和构造柱的砖砌体房屋,震害普遍较轻。圈梁能增强房屋的整体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并能约束墙面裂缝的开展及抵抗由于地震作用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作用。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能对砌体起约束作用,提高其延性和抗剪能力。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上层砌体结构部分圈梁、构造柱设置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圈梁和构造柱形成了封闭的“弱框架”,在房屋结构遭受罕遇地震时,构件进入非弹性变形阶段,能发生较大的水平位移,但整幢建筑可达到“裂而不倒”。当房屋结构遭受设计烈度的地震作用时,部分构件发生非弹性变形,地震后房屋局部部位略加修复即可使用。圈梁与构造柱形成的“弱框架”作用可以看作是“底层框架砖房”结构抗震体系的二道防线。
房屋安全鉴定CMA报告
我国建筑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三个水准,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房屋可“小震不坏”;满足结构体系、平立面布置和抗震措施等要求,房屋可符合“中震可修”;满足房屋高度和层数及构造柱和圈梁等要求,房屋可做到“大震不倒”。
1. 抗震概念设计
1.1 场地和地基选择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做出综合评价。
1.2 注意减轻结构自重
地基压缩变形大小与上部荷载值成正比。因此,减轻结构自重是降低基底附加应力,减少沉降的有效措施,对于基础,可以选用自重轻,覆土少的基础形式,如宽基浅埋,空心基础,薄壳基础甚至箱形基础,或设置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对于上部结构,可以选用预应力、轻钢结构和单位容重小的轻质墙体材料,以减轻对地基的压力,减少地基沉降。
1.3 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建筑的平面布置和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平面形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作用。建筑平面应避免过大的凹凸,避免开大洞造成的楼板局部不连续;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墙体沿竖向布置上下应连续,避免刚度突变;竖向抗侧力结构的截面和材料强度等级自下而上宜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构件的承载力突变。体型复杂、平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可按实际需要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形成多个较规则的结构单元。
房屋安全鉴定CMA报告
对于的“静力安全性级别为BSU级,结构抗震性能不满足鉴定要求”的综合鉴定结论,以下做一些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