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栋房屋都有“梁”。
梁,横梁。过去建造房屋,靠横梁承担屋顶的重量,这就是房梁,也叫屋梁,是建筑上部构架中为重要的部分。
按材料分为型钢梁,钢筋混凝土梁,木梁,钢包砼梁。按部位分为屋面梁,楼面梁,地下框架梁,基础梁。按受力分为静定梁和超静定梁。按功能分为结构梁,构造梁。
如果梁有了安全隐患后果将不可设想,对于梁加固我们该怎么去做?
目前,有一种新型加固方法---梁贴碳纤维。
梁贴碳纤维,即通过粘结材料在梁的底面粘贴一层碳纤维布,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此种结构当梁上受到荷载作用时,碳纤维布和梁一起共同工作,共同受力,从而能够达到加固的效果。
一般来说,梁贴碳纤维有如下“”作用:
1.梁出现损伤,如梁底面出现裂缝等,因碳纤维布的抗拉性能好,故通过在梁底面粘贴碳纤维布,可以很好的抑制裂缝的发展,这样就对结构达到了加固的目的。在贴碳布前,一般需要采用封缝灌缝胶水对裂缝进行封堵。
2.房屋抗震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梁贴碳纤维抗震加固。
3.减少房屋荷载增加引起的变形。
4.构件配筋不足。
碳纤维可采用下列方式对梁进行加固:
1.在梁构件的受拉区粘贴碳纤维进行受弯加固,纤维方向与加固处的受拉方向一致。
2.采用封闭式粘贴、u 形粘贴或侧面粘贴对梁构件进行受剪加固,纤维方向宜与受拉方向一致。
3.采用封闭式粘贴对梁进行杭震加固。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强度又是决定混凝土其它性能的基础,是混凝土主要的的性能。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很多,有试块法、回弹法、超声法、钻芯法、拔出法,各种方法各有特点。1、试块法,是施工时把拌制好的混凝土倒入规定的立方体试模内,经震动或插捣成型,按规定的温度及湿度进行养护28天后,进行试压强度试验,以150mm立方体试件为标准件,100mm和200mm立方体试件按规定的尺寸折算系数进行换算。混凝土试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混凝土实体的强度,也是混凝土质量定的主要依据,是一种常见基本的检测方法,也是直观经济的方法。
优点:通过试验可以直接了解混凝土本身的强度,在施工中,在见证条件下制作的同条件养护试块,等效养护试压结果,经换算可作为结构实体强度等级的复验依据,这一方法在大量的结构质量验收检验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缺点:试块法能直接反映出混凝土本身的强度,但对于施工后的质量无法真实反映,有时试块是合格了,但混凝土实体质量跟施工单位的水平、方法及工作有很大关系,质量如何很难确定,导致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隐婚,另一方面,如果试块制作马虎,养护不规范,容易导致试块质量不合格,而实际上混凝土质量强度是满足要求的,从而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工地上混凝土的取样如果不是按规定的数量随机抽取,而是根据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好坏来取,质量好的时候才取样,所取的样品就没有代表性,不能真实反映混凝土的质量情况。
混凝土框架及砖混结构工程质量检测检测主要内容:
1、对房屋的原设计图纸、装修改造意图、历史修缮加固情况、前期的使用情况及后期的使用要求进行调查了解;
2、对房屋结构类型、建筑层数、地址、建造年代、朝向、装修概况及使用用途进行现场调查;
3、对房屋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围护结构、建筑装修及建筑设备进行外观检查、测量,对部分典型构件损坏情况(变形、开裂、沉陷、渗漏、露筋等)进行外观检查及拍照记录;对损坏较严重、重要性构件及设计改造有特别要求的构件进行重点检测检测;
4、采用裂缝测宽仪混凝土承重构件进行裂缝情况进行测量,包括其长度、宽度、深度、形状、条数,必要时绘出裂缝分布图;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010-2002)对其进行定,判断其是否超出规范允许值。
5、采用“DJD2-1GC”型电子经纬仪对房屋部分部位竖向构件倾斜率或偏移比值进行测量,分析是否出现倾斜及不均匀沉降现象。
6、对房屋现有上部结构的建筑及结构布置、构件尺寸、楼板厚度、层高等情况进行现场测量,并与设计图纸进行复核。
7、按照国家现行相关检测标准及设计要求抽取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承重构件进行配筋情况、砼保护层厚度检测。
8、按国家现行相关检测标准及设计要求抽取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承重构件采用钻芯法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对不宜采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构件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检测。
9、按国家现行相关检测标准及设计要求抽取一定数量的承重砖墙采用回弹法对其砖砌块强度及砌筑砂浆强度进行强度检测,对于砌筑砂浆强度太低时采用砂浆贯入法进行检测检测。
10、对根据现场检查、检测结果,并依据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对该房屋现状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分析。
11、根据检查、检测情况和验算结果,依照《民用建筑性检测标准》(GB 50292-1999)或《工业建筑性检测标准》(GB 50144-2008)判定该房屋结构安全性是否满足目前的使用要求,并对不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及目前出现结构损坏的构件提出合理的处理建议。
实际工程中,由于停产、转产,从而要求结构使用功能有所改变时,通常针对原结构改变使用功能而进行的维修加固处理的维修费用是预先规定的,可以将其视为已知条件。此时的维修目标就是满足结构预定使用功能条件下,使结构后续安全使用时间长。具体来说就是在规定投资额的前提下,使维修后的建筑结构具有的结构度水平。
对已服役结构,改变结构使用功能后的维修结构的具体特征可以是无限多种的,这就使得在固定维修费用条件下,维修结构可以具有完全不同的度水平,如对于一般服役时间较短,结构整体及其构件截面强度、刚度无较大程度的衰减现象时,针对原结构而进行的维修加固处理就可以是仅在结构构件截面强度、刚度范围内进行,通过逐个满足各结构构件截面强度条件、刚度条件,来达到维修加固的目的,后再通过整体计算分析验算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和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水平,并逐步修正结构各构件截面的度水平,以使结构改变其使用功能的维修费用限制在已知投资额的水平上。若结构在后续使用期内,工作环境中已无侵蚀介质影响,则维修后使其后续使用年限的维修加固,必然是使结构各构件截面具有等水平度的维修设计。对化工结构,工作环境中存在侵蚀介质,且由于结构各构件周围温度、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外部侵蚀介质对结构构件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也即在未来相同使用时间内,结构各构件截面抗力水平的衰减速度是不同的,结构构件截面度的减低程度不同。而一般情况下,对结构主要构件,局部截面承载力的失效即意味着结构整体承载能力的失效,因此,对受腐蚀结构,使其后续使用时间长的维修加固设计必须考虑外界环境对结构各构件腐蚀影响的不均匀性,从整体上考虑使维修结构各构件在达到其极限使用年限时,结构主要构件同时达到其承载能力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在前期服役过程中,构件抗力损失较为严重的建筑结构或受灾结构,维修结构的几何构造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此时优化维修决策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阶段针对原结构破坏状态进行维修结构几何构造形式的拓扑优化,寻找原结构与在原结构基础上维修后能满足改变使用功能的简单维修结构,只有当原结构与维修结构之间的差距尽可能的小情况下,求可能实现有限投资前提下的度目标第二阶段即针对原结构构件抗力水平,决策维修结构各构件截面的抗力水平和度水平。第三阶段重新比较原结构与维修结构之间的不同,考虑基于原结构破坏状态和维修结构目标的维修难度系数时的各构件维修费用,调整维修结构各构件的度水平,以使结构维修费用固定条件下,结构整体的度水平达到,从而使结构改变其使用功能后的有效使用时间达到长,结构使用效益达到。
1、基坑开挖、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爆破施工周边房屋安全检测;
2、房屋结构构件安全性检测检测;
3、特种营业的房屋(如酒店、、、网吧等)申请特种行业许可证及年审前安全检测;
4、受火灾、台风、雷击、水灾、白蚁侵蚀、化学物品腐蚀及汽车撞击等灾害房屋结构安全性检测检测;
5、学校校舍抗震检测;
6、工业建筑性检测;
7、公共场所及特种营业场所申请、变更营业执照前安全检测;
8、房屋主体工程质量、结构安全性、构件耐久性、使用性存在质疑时的复核检测;
9、改变使用用途、拆改结构布置、增加使用荷载、延长设计使用年限、增加使用层数性检测;
10、危险房屋检测;
11、超过使用年限房屋性检测;
12、房屋结构现状安全性检测检测;
13、安装广告屏幕等装修加固改造前的性能检测;
14、五无工程房屋质量检测检测;
15、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承重构件承载能力不足而引起房屋性检测;
16、司法仲裁委托检测;
17、房屋地基基础下沉定期监测;
18、建筑物的年限检测;
19、图纸复合、楼板承载能力验算检测;
20、房屋装修质量检测和检测。
房屋抗震鑒定是分兩級進行的:
級抗震鑒定(抗震措施鑒定),包括房屋結構布置、結構整體性、局部構造和材料強度措施方面的房屋鑒定。
第二級抗震鑒定(綜合抗震能力鑒定),引入整體影響系數和局部影響系數以考慮構造影響,進行結構抗震驗算,進而評定結構的綜合抗震能,綜合抗震能力可以通過計算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或驗算結構抗震承載力來評定的房屋鑒定。
而且不同後續使用年限的既有房屋,其抗震鑒定方法要求不同:
1.後續使用年限30年的房屋(A類房屋),若級鑒定符合要求,則評定為滿足抗震鑒定要求,無需進入第二級房屋鑒定;否則,要通過第二級鑒定來是否滿足抗震鑒定要求。
2.後續使用年限40年的房屋(B類房屋)進行、二級房屋鑒定,並且根據第二級鑒定結果評定房屋是否滿足抗震要求。
3.後續使用年限50年的房屋(C類房屋),須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計規范》的各項要求進屋抗震鑒定,包括抗震措施鑒定和抗震承載力鑒定。
房屋抗震鑒定
那么,在什么情況下就要進屋抗震鑒定呢?
一、接近或超過設計使用年限需要繼續使用的房屋。
二、原設計未考慮房屋抗震設防或抗震設防要求提高的建築。
三、擬改變房屋使用功能、使用環境或是房屋改造結構的。
四、其他學校、醫療機構等公共建築物必要進屋抗震鑒定。
m.liquanhong.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