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贴碳纤维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2.钢筋和混凝土材料宜根据检测得到的实际强度,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确定其相应的材料强度设计指标。
3.碳纤维应根据构件达到极限状态时的应变,按弹性应力应变关系确定其相应的应力。
梁贴碳纤维注意事项:
1.碳纤维应取生产厂家提供的不小于95%保证率的极限抗拉强度作为抗拉强度标准值。碳纤维的极度限拉应变应取其抗拉强度标准值除以弹性模量.
2.当采用粘贴碳纤维对结构或构件进行加固时,应考虑加固后对结构中其它构件或构件的其它性能可能产生的影响。
3.采用粘贴碳纤维进行结构加固时,宜卸除作用在结构上的活荷载。如不能在完全卸载条件下进行加固,应考虑二次受力的影响。
4.在受弯加固和受剪加固时,被加固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实际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5.碳纤维布沿纤维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当采用多条或多层碳纤维布加固时,各条或各层碳纤维布的搭接位置宜相互错开。
6.在碳纤维胶未完全干之前,在碳纤维布表面撒一层中细砂粒,利于后道工序施工。碳纤维加固后的表面防护,推荐选用我公司出品的聚合物砂浆或409聚合物物抗裂抹面砂浆
GN802改性环氧树脂碳纤维胶具有良好的浸润性和渗透性,与碳纤维片材形成复合材料具有极强的力学性能和优良的耐久性能。
主体结构的基本功能包括三部分:
一是主体结构本身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有效地协调工作,承受主体结构部件本身相互传递的荷载,发挥主体框架支撑功能;
二是附着于其体系表面的所有维护结构、装饰面层、相关设备重量及其施工和使用期间的活荷载、以及在设计规范限定范围内的相关风载、尘载、雪载、地震荷载等自然力通过主体结构体系有效地承担,使建设工程能正常发挥各部分的使用功能;
三是与地基基础地联系,将其自身荷载和承受荷载系统地、有效地、稳定地传递给地基基础结构体系,并能与地基基础结构形成协调工作的整体结构体系,和谐地工作以共同维护建设工程整体安全和使用安全
楼房承重能力检测检测主要内容:
(1)查阅资料:调阅图纸资料。
(2)房屋建筑结构复核:在委托方提供的设计图纸的基础上,对被检测区域进行结构复核。复核内容主要为:结构体系、构件材料类型、构件截面尺寸与设计图纸是否相同;房屋层高与设计图纸是否相同;检查B1层厨房间楼板的损伤状况;采用回弹法检测B1层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钢筋探测仪抽查厨房间楼板配筋与原设计图纸是否一致;并采用局部破损的方式复核钢筋直径与原设计图纸是否相同。
(3)安全性计算:根据现场检测情况,复核楼板承载力是否满足安全性要求。
(4)根据检测计算结果,提出意见建议,出具楼板承载力专项检测报告。
检测技术规范依据:
1、《民用建筑性检测标准》(G292-1999)
2、《工业厂房性检测标准》(GBJ144-90)
3?、《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第4号令)
4、《房屋完损等级定标准》(城住字[84]第678号)
5、《危险房屋检测标准》(JGJ125-99)
6、《广州市房屋安全管理规定》(穗府1996[95]号)
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8、《建筑抗震检测标准》(G023-95)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011-2001)
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009-2001)
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0-2002)
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3-2001)
13、《建筑基地基础设计规范》(G007-2002)
结构构件裂缝宽度的测量可选用下列方法:
1 塞尺或裂缝宽度对比卡:用于粗测,精度低。
2 裂缝显微镜:读数精度在0.02mm~0.05mm,系目前裂缝测试的主要方法。
3 裂缝宽度测试仪器,人工读数方式,测试范围:0.05mm~2.00mm;自动判读方式,读测精度0.05mm。
4 对于某些特定裂缝,可使用柔性的纤维镜和刚性的管道镜观察结构的内部状况。
5 当裂缝宽度变化时,宜使用机械检测仪测定,直接读取裂缝宽度。
混凝土结构构件和砌体结构构件裂缝宽度检测精度不应小于0.1mm,测试部位(测位)表面应保持清洁、平整,裂缝内部不应有灰尘或泥浆。
6 结构构件裂缝深度检测部位,宜选取裂缝宽度处;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深度可用钻芯法和超声法检测。
7 采用混凝土钻芯法时,可从混凝土钻芯和抽芯孔处测量裂缝深度。
8 采用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深度时,根据裂缝深度与被测构件厚度的关系以及可测试表面情况,可选择采用单面平测法、双面斜测法、钻孔对测法。
当结构裂缝部位只有一个可测表面,估计的裂缝深度不大于被测构件厚度的一半且不大于500mm时,可采用单面平测法进行裂缝深度检测。2 当结构的裂缝部位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测试表面时,可采用双面穿透斜测法进行裂缝深度检测。3 当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预测深度在500mm以上时,可采用钻孔对测法进行裂缝深度检测。
根据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裂缝的分布、形态和特征,可分别按本规程附录A、附录B判定裂缝所属类型,并初步估裂缝的严重程度。
由于钢结构自身的特点会整体失稳或局部失稳,是关系到基础与螺栓的全过程,同时两者也有相互关联,大多钢结构厂房失稳是由钢材引发的,一旦受压部位或受弯部位的长细比超过了标准值,便会失去稳定。导致失稳的客观因素比效多,如荷载变化、钢材的初始缺陷,支撑情况的不同等均会导致失稳。地基基础问题分为地基强度问题,地基变形问题和基础破坏三种。
地基的强度问题一般表现在,地基承载力不足,地基或斜坡失稳定性。
地基变形问题集中在软土,湿陌性黄土、膨胀土和季节性冻土等地区,这些地区由于荷载地基出现过大的变形和不均匀的沉降。
地基的破坏的形式往住有三种呈现形式,局部剪切破坏,整体剪切破坏和冲切破坏。
房屋抗震鑒定是分兩級進行的:
級抗震鑒定(抗震措施鑒定),包括房屋結構布置、結構整體性、局部構造和材料強度措施方面的房屋鑒定。
第二級抗震鑒定(綜合抗震能力鑒定),引入整體影響系數和局部影響系數以考慮構造影響,進行結構抗震驗算,進而評定結構的綜合抗震能,綜合抗震能力可以通過計算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或驗算結構抗震承載力來評定的房屋鑒定。
而且不同後續使用年限的既有房屋,其抗震鑒定方法要求不同:
1.後續使用年限30年的房屋(A類房屋),若級鑒定符合要求,則評定為滿足抗震鑒定要求,無需進入第二級房屋鑒定;否則,要通過第二級鑒定來是否滿足抗震鑒定要求。
2.後續使用年限40年的房屋(B類房屋)進行、二級房屋鑒定,並且根據第二級鑒定結果評定房屋是否滿足抗震要求。
3.後續使用年限50年的房屋(C類房屋),須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計規范》的各項要求進屋抗震鑒定,包括抗震措施鑒定和抗震承載力鑒定。
房屋抗震鑒定
那么,在什么情況下就要進屋抗震鑒定呢?
一、接近或超過設計使用年限需要繼續使用的房屋。
二、原設計未考慮房屋抗震設防或抗震設防要求提高的建築。
三、擬改變房屋使用功能、使用環境或是房屋改造結構的。
四、其他學校、醫療機構等公共建築物必要進屋抗震鑒定。
m.liquanhong.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