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查建筑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状况,找出对抗震不利的因素和相关的非抗震缺陷。
2.调查分析结构体系、主要构件完损性情况、历史改造情况以及建筑物抗震构造措施情况。
3.调查复核建筑物原有荷载和作用,检测建筑物的变形(沉降、倾斜),裂缝及周围环境对主要构件(包括砌体)腐蚀情况。
4.实测建筑各砌体墙、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各砌体砖、砂浆的强度等级;各混凝土承重结构(柱、梁、楼板、楼梯构件)的截面、配筋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构件的碳化深度及钢筋锈蚀程度,楼面及屋面建筑构造层厚度等
5.对地基及基础的现状进行检测和价。
6.根据建筑改造方案,结合建筑物现状作抗震分析,并对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作出综合价。
7、据对建筑物做出的综合抗震性能价,提供加固设计的结论建议。
8、其他未说明项目按《建筑抗震检测标准》G023-2009、《现有建筑抗震检测与加固规程》DGJ08-81-2015等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
房屋裂缝问题:
房屋裂缝检测标准,房屋经过风吹日晒,难免会有些小裂缝,房屋中裂缝有大有小,细小裂缝很难被发现,而比较大的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会对房屋的结构和稳定性造成影响。房屋裂缝有哪些种类呢?怎么去鉴别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房屋裂缝出现的原因
房屋裂缝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应为设计因素、施工因素、材料因素、环境因素等都有可能引起房屋裂缝的出现。当然如果不合理的使用房屋,那么也有可能出现房屋裂缝的现象。
二、房屋裂缝的检测标准
从发布的房屋质量检验标准来说的话,墙面开裂一般如果不超过1毫米则可以说是质量过关是合格品,而如果超过1毫米则说明是不合格房屋,那房屋裂缝的检测标准就不达标。如果整个墙面有无数的无规则裂缝或有有规则的斜线裂缝可以判断质量有问题了,一般裂缝继续的稳定性是两年,斜线裂缝属于墙体受力不均匀所致。至于屋裂缝宽度大限度应是1毫米。
三、检测标准
经过房屋安全检测之后,就可以得出房屋的危险性检测等级,那么房屋安全检测的标准是怎么划分的呢?
A级: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发现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
B级:结构承载力基本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C级: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
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均摊载荷验算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
将设备的重量均摊到每一个设备的平均占地面积上,
然后将该均摊的载荷
与楼房的设计承重(单位面积)进行对比,如果均摊载荷小于设计承重,则楼房是安全的,
反之则是不安全的。
例:一台设备重量
Q=1000
公斤,外形尺寸:长×宽×高=600mm×800mm×2200mm,设备四周均有走道,走道宽度均为800mm,楼房的设计承重是P=600kg/m2。Q = 1000 kg
A =(0.6+0.8/2+0.8/2)×(0.8+0.8/2+0.8/2)=2.24 m2 设备对地面产生的均摊荷载q=Q/A=1000/2.24=446 kg/m2由于q <=,设备可以安全安装。
对于我们的情况:
LVG1200
设备的重量:
Q=6800kg,平均占地面积(将过道均摊):A=18m2,楼房设计承重:P = 1000kg/m2
设备对地面产生的均摊荷载q=Q/A=6800/18=377 kg/m2 由于q <=P,设备可以安全安装。
该方法不是很准确,
因为它是将设备的重量均摊在总的占地面积上,
它没有考虑把设备
集中一点放置时情况,因此不是很科学,只能作为一个简单的估算。
本工程位于XXX,安全等级为XXX,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荷载设计基准期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一组),框架抗震等级为,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为确保安全使用,对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进行静力荷载试验,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楼板工作性能,结合楼板荷载试验的实测挠度和应变值,对构件的工作性能和是否满足设计荷载标准及使用要求作出综合定。根据《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52-201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结合建筑结构现状,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到现场共同确定对二层3~4轴交B~C轴楼板进行静载荷载试验,试验方案如下:
1、检测依据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2、《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 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5、《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152-2012; 6、厂房原设计文件、加固设计文件、施工质量保证资料。
2、检测设备
1、PS200型便携式钢筋扫描仪;
2、TST3821E无线静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 3、混凝土钻芯机;
3、房屋承重检测检测的相关检测内容及方案
(一)资料调查
1、图纸资料调查:包括建筑与结构施工图、施工变更记录、竣工图、竣工质检及验收文件等,了解原设计意图、要求和技术背景; 2、建筑物历史调查:包括建筑物的原始施工、竣工日期,使用过程中的修缮、改造、扩建情况,用途变更、使用条件改变及受灾情况等;
3、调查建筑物的使用条件和内、外环境状况(荷载历史)。 (二)结构检测内容
1、混凝土抗压强度; 2、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3、梁板截面尺寸检测; 4、构件的挠度; 5、支座处位移; 6、控制截面应变; 7、裂缝的出现与扩展情况; (三)承载力检测方案 1、检测目的
本次楼板检测检测的目的是,为确保安全使用,对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进行静力荷载试验,运用分析软件分析楼板工作性能,结合楼板荷载试验的实测挠度和应变值,对构件的工作性能和是否满足设计荷载标准及使用要求作出综合定。
该建筑位于中山市小榄镇工业大道39,设计单位为中山市小榄镇建筑设计院。为满足使用需要,在二层局部区域(轴线范围3-4-C-D)拟放置一台设备,为了解该设备放置在该楼面区域的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中山欧力工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此进行检测估。本建筑物处在7度抗震设防区,框架抗震等级为,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基本风压为0.70kN/㎡,地面粗糙度为B类。采用Ⅰ级、Ⅱ级热轧钢筋内容;
1. 检测建筑物的外观质量、现状和使用情况。
2. 结构布置和轴线尺寸。
3. 构件截面尺寸检测。
4. 框架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
5. 框架结构钢筋配置检测。
6. 结构和构件损伤及缺陷情况检测。
7. 根据检测结果和规范对本建筑物进行结构复核验算,根据复核验算结果提出检测检测结论和建议。
结论:
1.该建筑物结构平面布置合理。
2.所测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柱为26.8MPa,满足设计要求。
3.所测柱截面尺寸、钢筋配置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柱构件外观质量良好,无明显损伤情况。
4.所测梁截面尺寸、钢筋配置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梁构件外观质量良好,无明显损伤情况。
5.所测楼板结构层厚度、楼板底部钢筋配置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6.根据现场抽检结果和委托方提供的资料进行结构分析。验算表明,在满足分析区域楼面活荷载限值为2.5kN/㎡时,该建筑所测区域主体结构承载力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
综上,所测楼面区域范围内的主体结构承载力满足该设备放置使用的安全要求。另,为了解该楼板的极限承载能力,为厂房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经结构分析计算,同时考虑相关突发、偶然荷载的情况下,该楼面承载设备重量不应超过5.0t,楼面活荷载不应超过4.0kN/㎡,且设备支撑部分支撑面积应足够,避免对楼板产生局部损伤。
1.1提到厂房,很多人都会想到生产,提到生产务必想到员工,企业以人为本,员工的安全性必须放在位,这也是企业必须做到的一点。
1.2在我们日常生成中,经常碰到厂房需要做厂房楼面承载力检测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随着时间的推移,厂房不断的老化,结构构件甚至出现损坏,造成厂房的安全隐患2、厂房上设置大型牌、水箱、水池、铁塔、花园、游泳池、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施设备影响房屋结构安全的
1.3报建手续不全或者无许可证已投入使用,未确定厂房承载能力的4、厂房设备更新或是放置大型设备,对厂房楼板承载能力存疑的一、通常厂房楼面承载力检测一般性过程如下:
1、厂房的建造、使用和修缮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结构体系等资料。
2、建立总平面图、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结构平面、主要构件截面等资料。
3、抽样检测厂房承重结构材料的性能,构件抽样数量和部位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抽样部位应含有代表性的损坏构件。
4、检测厂房的结构、装修和设备等的完损程度、分析损坏原因。5、检测厂房倾斜和不均匀沉降现状。
6、根据实测厂房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按现有荷载、使用情况和厂房结构体系,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验算厂房现有承载能力。
7、根据实测厂房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按现有使用荷载情况和厂房结构体系,以当地地震反应谱特征,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验算房屋现有抗震能力并复核抗震构造措施。
8、检查房屋设备的运行状况。
一般检测单位在具体检测实施中,具体做如下检测工作:
检测过程:
1、测量房屋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情况。
2、采用现场堆载试验、文字、图纸、照片或录像等方法,记录房屋主体结构和承重构件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3、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项目,应根据结构承载力验算的需要确定。
4、必要时应根据房屋结构特点,建立验算模型,按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和使用荷载的实际状况,根据现行规范验算房屋结构的安全储备。
5、主体工程(含网架、幕墙、干挂石材、地下结构、钢结构等)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6、水、电、暖通等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是否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7、明确定工程质量等级。
m.liquanhong.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