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检测:厂房性安全检测分正常使用性检测和结构安全性检测。
2.性检测:分工业建筑性检测、民用建筑性检测、古建筑性检测、高层建筑性检测等。
3.品质性检测:分常规性品质检测、接管验收(收楼)检测、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等。
4.抗震检测:主要是抗地震检测和共振现象检测。
5.受灾房检测:分火灾房检测,水灾房检测,风灾房检测,震灾房检测,雷击房检测等。
7.损坏赔偿检测。
8.既有房屋的原状检查和绘图。
9.旧房加设电梯的检测。
10.专项技术检测: 增层增荷、 改变用途、加固维修改造(含征地骑线楼拆余部分的加固、耐久性和剩余使用年限估、建造年代构部件新旧程度和抗力估、适修性及经济性估、毗连场地施工影响(含挖土、抽水、打桩、拆房、 爆破、机械振动等) 的检测、二次装修工程影响的检测、修建加固工程、征地拆房措施和质量估、突发性汽车撞楼、等造成建筑损坏的建筑物检测估。
钢结构施工管理的要点
1.1 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做好构件验收、进场、堆放工作
从不少钢结构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施工条件恶劣、施工场地空间较小是施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在有限的施工期限内,完成高水平的钢结构工程,需要从构件的使用认真做起。,要对构件进行验收,剔除不符合施工技术标准的构件;第二,合理安排构件计入施工现场,在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止构件的剧烈摩擦、碰撞;第三,做好构件的堆放,在实际施工开始前,进入施工现场的构件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堆放,防止外力的破坏。
1.2 科学合理的选择、布置、装卸塔吊
对于较高层的钢结构在施工,需要用到的关键设备就是塔吊。施工技术负责人员,要综合分析施工现场的基本条件,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布置和相应的钢结构重量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选择使用的塔吊。尽量保证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安装快捷,拆除简单。
1.3 合理控制吊装的质量和速度
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主要的施工程序就是吊装,通过使用塔吊,吊装钢结构构件,从地面逐级向高层吊运。在这个过程中,塔吊操作人员,要注意合理控制吊装构件的质量和吊装速度。注意吊装的构件质量不能过重,超出塔吊的负荷,并且要保证吊装速度的均衡,不能忽快忽慢。在吊装过程中,要注意高空作业的安全,不能盲目提高吊装速度。
1.4 严格把握测量控制
准确的测量是钢结构正确安装的基础条件,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要对钢结构构件、连接部位、平直度、垂直度等进行的测量,在反复校对的基础上,去确定构件的规格。对于一些重要的测量数据,要做好记录,为工程的后续数据检查、核对,提供完整、详细的数据档案。钢结构的施工,不同的环节是相互衔接的,各个流程之间数据的测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施工测量人员要使用科学、合理的测量办法,充分发挥测量工具的作用,保证工程每一个阶段数据测量的准确性。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该对钢结构进行检测与检测。 01 对于在建钢结构工程 1)供工程质量验收的质量控制资料不足以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存在施工质量缺陷或质量争议; 3)结构遭受意外损失或损坏; 4)改变设计使用条件; 5)建设过程中停工后恢复建设。 02 对于既有钢结构建筑物和构筑物 1)建(构)筑物拟改变用途、改变使用条件和使用要求; 2)拟对建(构)筑物进行扩建、加层、插层、较大规模维修或其他形式结构改造; 3)拟对建(构)筑物进行整移; 4)对钢结构的抗力产生有根据的怀疑; 5)出于保护要求,需要了解历史建筑的工作现状以及在目标使用期内的性; 6)建(构)筑物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拟延长建(构)筑物使用年限; 7)拟对建(构)筑物进行抗震加固; 8)钢结构本身出现明显结构功能退化现象或有明显的变形; 9)钢结构受到灾害、事故等作用影响,并产生明显损伤; 10)在既有钢结构附件进行有关活动而可能对结构产生损伤时,活动方与被影响方双方协议需要检测与检测; 11)对重要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的钢结构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与检测; 12)其它需要了解结构性的情形。
在建钢结构和既有钢结构检测的异同
检测参数:检测参数相同,但有些参数在既有钢结构中无法检测,如高强度螺栓摩擦系数等。 取样方法:包括取样位置,多数情况下不同。既有钢结构要考虑结构实际受力状态。 抽检比例:包括抽检位置,多数情况下不同。形成抽检比例的基本群体不同。 检测方法:既有钢结构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检测方案:在建钢结构直接采用相应规范或标准;既有钢结构参考相应规范或标准,并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修改。 钢结构检测与检测内容 钢结构检测与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材料、构件、连接与节点缺陷、结构系统、损伤状况的检测以及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及抗震性能检测等方面,对有要求的钢结构还应进行专项检测,如火灾后钢构件的检测与检测,钢构件疲劳度检测与检测,钢结构动力检测与检测等。
1、建筑结构火灾后检测初步检测主要工作内容
1)结构现状初步调查。通过肉眼观察或使用简单的工具确定火灾后结构损伤状况,检查损伤破坏特征,确定火灾影响范围,定烧灼损伤等级。
2)查阅文件和证据资料。包括查阅火灾报告、原设计图纸、施工验收资料、使用资料及其他相关文件,并与实际结构状况核对,确认文件和证据资料的准确性。
3)进行初步检测与校核。包括:了解火灾起因和部位,燃烧(特别是轰、燃)的过程和时间,灭火的方法及手段,查找温度判定证据,初步推断温度分布,判断构件损伤及危险程度。
4)提出初步检测结论与建议。明确火灾后建筑结构是否需要全部或部分拆除,对危险区和危险构件,提出安全应急措施。
5)对需要进行详细检测的结构构建提出详细检测建议和方案。
1、调查房屋建造信息资料。包括: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施工记录、工程竣工验收资料,以及能反映房屋建造情况的其他有关资料信息;
2、调查房屋的历史沿革。包括:使用情况、检查检测、维修、加固、改造、用途变更、使用条件改变以及灾害损坏和修复等情况;
3、检查核对房屋实体与图纸(文字)资料记载的一致性;
4、检查房屋的结构布置和构造连接及结构体系;
5、检查测量房屋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
6、调查房屋现状。包括:建筑的实际状况、使用情况、内外环境,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7、调查房屋今后使用要求。包括:房屋的目标使用期限、使用条件、内外环境作用等;
8、抽样或全数检查测量承重结构或构件的裂缝、位移、变形或腐蚀、老化等其他损伤,采用文字、图纸、照片或录像等方法,记录房屋主体结构和承重构件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及损伤性质;
9、根据结构承载能力验算的需要,抽样检查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
10、必要时可检测结构上的荷载或作用;
11、必要时应补充勘察工程地质情况;
12、必要时可通过荷载试验检验结构或构件的实际承载性能;
13、当有较大动荷载时应测试结构或构件的动力反映和动力性能。
m.liquanhong.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