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贴碳纤维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2.钢筋和混凝土材料宜根据检测得到的实际强度,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确定其相应的材料强度设计指标。
3.碳纤维应根据构件达到极限状态时的应变,按弹性应力应变关系确定其相应的应力。
梁贴碳纤维注意事项:
1.碳纤维应取生产厂家提供的不小于95%保证率的极限抗拉强度作为抗拉强度标准值。碳纤维的极度限拉应变应取其抗拉强度标准值除以弹性模量.
2.当采用粘贴碳纤维对结构或构件进行加固时,应考虑加固后对结构中其它构件或构件的其它性能可能产生的影响。
3.采用粘贴碳纤维进行结构加固时,宜卸除作用在结构上的活荷载。如不能在完全卸载条件下进行加固,应考虑二次受力的影响。
4.在受弯加固和受剪加固时,被加固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实际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5.碳纤维布沿纤维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当采用多条或多层碳纤维布加固时,各条或各层碳纤维布的搭接位置宜相互错开。
6.在碳纤维胶未完全干之前,在碳纤维布表面撒一层中细砂粒,利于后道工序施工。碳纤维加固后的表面防护,推荐选用我公司出品的聚合物砂浆或409聚合物物抗裂抹面砂浆
GN802改性环氧树脂碳纤维胶具有良好的浸润性和渗透性,与碳纤维片材形成复合材料具有极强的力学性能和优良的耐久性能。
现场钻芯位置的选择
实际工程中,同层次、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同浇捣日期的相同类型的结构或构件有很多,在选钻芯样钻取部位时,首先应选择受力较小的构件钻取芯样,如高度或跨度较小的构件。
1、混凝土粱
梁的受力图形为余弦波状,梁中间部位截面的上部受压下部受拉,梁两端1/3~1/4跨度范围内剪力较大,上部受压且常有抗剪弯筋,故钻芯时宜选在距梁两端1/3~1/4跨度部位、梁身中下部:框架梁,当梁截面高度h≥500mm时,钻芯部位可选在中和轴上弯矩小值处或者梁跨中中和轴以下部分:梁截面高度h<5OOmm时,也取在中和轴上弯矩小值处,但不能在梁跨中中和轴以下部位钻芯。当梁截面高度较小时,跨中混凝土受压受拉区高度也较小,容易因误取跨中受压区混凝土而影响构件安全使用。理论上弯矩小值处的混凝土不受力,钻芯样后,对构件影响甚微,梁跨中中和轴以下部分混凝土只受拉,按钢筋混凝土计算原理,该处抗拉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与钢筋粘结,起保护作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程现场不可能提供构件弯矩图,必须熟练运用结构力学知识,迅速判断出构件弯矩小值的大致位置。
1.2住宅工程中检测阳台挑梁混凝土强度时,钻芯样大部位宜选在阳台挑梁在室内锚固部分距外墙为1m左右的托梁上底层框架、二层以上砖混结构的商住楼,检测底层框架的混凝土强度时,宜应选在纵横轴的边轴框架梁上钻芯样混合结构中简支梁与圈粱相连时,需检测简支粱的混凝土强度,宜选在圈梁上钻取。
2、混凝土柱
2.1无论是轴向或偏心受力柱,钻芯部位都选在柱的纵横轴线交点处即柱中,因为柱混凝土的施工是从下到上进行浇捣的,振捣后,由于重力作用柱的下半部石子偏多而上半部偏少,一般说来下半部的混凝土强度要高于上半部,此处对受力偏心柱来说,弯矩小值处也大致在柱中位置,因此,钻芯部位选在柱中,既代表该柱混凝土实际质量,又可减少柱的损伤。
2.2柱在主框架方向钢筋分布较密,非框架方向钢筋较少;柱的上下两端为箍筋加密区,柱身由楼面往上1~1.5m范围内往往是纵向钢筋接头的部位、箍筋加密区,钢筋分布较密:柱身的受力一般两端大,中间小:故芯样的钻取部位宜选在非主框架方向,在距楼面1.5m以上结构受力较小的位置。
2.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按施加预应力的方法不同分先张和后张二类,后张法的受弯构件(构件宽b≤250mm),在没有张拉前可在构件中和轴弯矩小值处钻芯样,钻芯深度不宜过长,尽量控制在120~ra,不能在两端的锚固区钻取。至于其他类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根据《规范》要求,不宜钻取。
2.4混凝土墙、板宜在浇筑段距端部300mm处取样:对易损伤结构功能的构件,如薄壁构件应在不重要的部位取样。
2.5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一般仅底部有一层钢筋,上部属于构造配筋,可在上部直接用钻芯机垂直钻芯样或者在大放脚的基杯上钻芯样:片筏基础或箱型基础,上表面钢筋密,必须从侧面选取钻芯位置。
2.6在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由于受到施工、养护或位置的影响,其各部分的强度并不是均匀一致的。因此,在选择钻芯位置时应考虑这些因素,以使钻芯位置的混凝土强度具有代表性。在条件许可时,一般应行非破损测试,然后根据检测结果有目的地确定钻芯位置。
般刚性砖混结构(上下部均为砖混结构)。在对地基基础及墙体强度进行复核验算并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后,可采用普通粘土砖或砌块、轻质高强材料(如泰柏板等)来加砌新的上部墙体。当个别墙段或基础强度不足时,可行局部加固处理。增层的承重体系可在原承重墙体上加层,也可采用与体系相反的承重体系,即原房屋为横墙承重体系,增层部分为纵墙承重体系;原房屋为纵墙承重体系,增层为横墙承重体系。但必须在刚性方案或抗震要求的间距内布置上下连贯的刚性横墙。
多层全框架结构。当增层部分仍采用框架时,上下框架柱应对齐,将原结构框架柱顶凿开,接长钢筋后再浇筑增层部分的框架柱混凝土。在新旧结构交接处,亦即原屋面高度处宜现浇截面较高的转换梁,以确保新旧结构在加层处有的传递,并增强节点的抵抗能力。对老框架强度的验算,除了考虑增层后增加的垂直荷载外,还要考虑房屋加高后,由于水平荷载增加而使侧移加大的影响。必要时可设剪力墙,控制侧移的影响,相对地提高框架的承载能力。
(一)对钢结构的材料进行检测
对于钢结构的材料来说主要分为:钢结构的防护用材料、钢结构的连接用材料和钢结构的构件用材料。如图一所示钢结构的外部防护以及连接构件。
1、对钢结构的防护用的材料进行检测
对于普通的钢结构材料来说,一般是不防火、不耐腐蚀的,根据其外部的使用环境方面的要求,在钢材的表面进行防火、防腐的涂装,这样就可以将热源和侵蚀隔绝。主要用到的是防火和防腐、防锈的涂料。主要的检测内容包括对涂层
的表面质量、耐腐蚀性、成膜的表面的光泽性能,涂料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耐盐水性、干燥时间、黏度等)和涂料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
2、对钢结构的连接用的材料进行检测
对钢结构进行连接的时候主要运用的是连接件连接或者焊接,其中连接件主要包括锚栓、普通的螺栓和高强度螺栓等。在运用连接件的连接上,主要的检测标准就是连接件的性能、规格、品种符合相关的标准设计规定的要求。
对于焊接用的材料来说,主要包活焊剂、焊丝和焊条,所有的检测标准都应该与国标规定相符合。在焊剂上的检测主要包括焊剂的抗潮性、含水量、颗粒度,对熔敷金属V型缺口冲击吸收功、熔敷金属的拉伸性能、机械中的夹杂物,焊接试板的射线探伤,还有焊缝扩散中的氢含量以及磷和硫的含量等等;焊丝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焊缝的射线探伤、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以及冲击的试验、焊丝的表面质量、焊丝对接的光滑程度、焊丝的松弛直径和翘距、焊丝的镀层、焊丝的挺度、焊丝的直径和偏差、焊丝的力学性能和射线探伤和化学成分等等;对焊条的检测主要包括焊条的药皮以及药皮的含水量、焊缝射线探伤、焊缝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焊条的尺寸等等。
钢结构建筑安全检测检测内容:
1、钢构件尺寸与偏差
2、钢构件缺陷、损伤与变形
3、钢结构防腐涂料涂层厚度
4、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
5、钢梁跨中垂直度及侧向弯曲矢高测量
6、钢构件倾斜
7、钢构件锈蚀
8、钢网架结构挠度
9、钢网架构件壁厚减薄量
10钢焊缝外观质量检测
11、焊缝质量超声波探伤
12、焊缝质量渗透探伤
13、金属板材超声波探伤
14、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
15、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
房屋安全检测在建筑物遭受火灾后,由于建筑结构构件及材料性能都会有一定的损伤,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的降低,因此需要对火灾后的建筑进行灾后检测。
火灾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性极大,建筑物一旦经受会在的侵蚀,不仅精美的外观装饰会毁于一旦,而且承重结构的承载力也会减小,导致建筑物的梁、柱等构件强度降低,出现裂缝。故灾后必须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对结构受损程度和安全等级进行正确估,并采取恰当的加固处理措施对建筑物进行加固,保证后续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要准确的把握火灾对建筑物的影响,首先需要了解火灾对混凝土建筑结构的破坏机理。火灾在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机理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混凝土表面近火处温度升高比内部快,外部受热体积明显膨胀,内外温差引起混凝土开裂;
2、混凝土经过高温,内部各种水分迅速汽化,冲破障碍迅速逃逸,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
3、水泥石受热分解,使胶体的化学结构破坏,粘结力减小,构件出现裂缝、表面发毛、起砂、呈蜂窝状、出现龟裂、边角溃散脱落现象;
4、骨料和水泥石之间的热不相容,水泥石受拉,骨料受压,导致应力集中和微裂缝的开展;
5、大火高温使内部钢筋软化,抗滑能力降低,钢筋和混凝土的咬合力减小。
建筑物发生火灾后应该及时对建筑结构进行检测检测,检测人员应该到现场调查所有过火房间和整体建筑物。对有垮塌危险的结构构件,应首先采取防护措施。建筑结构火灾后的检测程序,可根据结构检测的需要,分为初步检测和详细检测两阶段进行。
m.liquanhong.b2b168.com